在瓷磚鋪貼過程中,有一個問題常被反復提起:“不用背膠,瓷磚會不會掉?”施工現(xiàn)場,有人說“以前沒用過,也沒出問題”,有人堅持“?;u、大磚必須用”,也有人干脆為了節(jié)省材料成本,直接跳過了這一步。
那么,這一步到底能不能省?不用背膠真的會導致瓷磚掉落嗎?答案是——會,而且概率不低。只不過,有些后果,不是當下就能看見,而是日積月累后的一次“突然松動”。
這篇文章,將從專業(yè)角度還原“瓷磚掉落”的成因,并解釋為什么背膠不是“可選項”,而是貼磚系統(tǒng)中決定穩(wěn)定性的關鍵一環(huán)。
一、瓷磚掉落,真的是“背膠沒刷”導致的嗎?
瓷磚之所以會掉落,根本原因就是粘結系統(tǒng)不穩(wěn)。這背后,往往是“瓷磚背面粘不住”導致的界面斷裂。
在常見施工中,這一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瓷磚上:
?;u:吸水率低、表面致密,瓷磚膠難以附著;
通體磚、大板磚:磚面光滑,磚越大,對附著力要求越高;
仿古磚、精雕磚:釉面特殊結構,背膠可提供更強附著力補償。
很多“沒刷背膠”的瓷磚,其實一開始就處于“貼得上但粘不牢”的狀態(tài)。短時間內看似沒事,但當結構應力、溫濕變化、使用摩擦逐步累積,最終導致膠層與磚背脫開,形成空鼓,甚至整片掉落。
二、不用背膠的典型后果有哪些?
1.墻磚空鼓、翹邊
瓷磚貼得不實,最先出現(xiàn)的就是四角翹起、中間鼓起,影響美觀也影響結構。
2.地磚松動、響聲異響
尤其是大磚鋪地,走在上面“咯噔咯噔”響,便是粘結層松動的信號。
3.外墻脫磚,造成安全隱患
這類事故新聞頻出,很多都是因為界面未處理、瓷磚膠未貼牢所致。
4.返工代價高
一旦出問題,不僅要敲磚重貼,還要承擔后期人工、材料、工期延誤等一系列成本。
三、背膠到底起什么作用?它能避免什么?
瓷磚背膠是一種作用于瓷磚背面的界面處理材料,其主要作用是解決瓷磚與瓷磚膠之間的“附著力不足”問題。
具體來說:
增強粘結力:改善磚背“吃不住膠”的現(xiàn)象;
提高施工穩(wěn)定性:預防熱脹冷縮、應力釋放引發(fā)的斷層;
延長粘貼壽命:降低膠層老化帶來的松動風險;
提升整體安全系數(shù):尤其適用于墻面、大磚、濕區(qū)等高要求部位。
搭配專業(yè)瓷磚膠使用,能構建起“磚背—背膠—瓷磚膠—基層”四層粘結系統(tǒng),是現(xiàn)代貼磚中的“安全標準”。
四、為什么以前不用背膠也沒掉磚?現(xiàn)在卻不行?
很多人會說:“以前我們貼瓷磚都沒用過背膠,也沒掉過。”
這話不假,但忽略了瓷磚類型的變化。過去使用的多為釉面磚、吸水率高、背面粗糙,水泥砂漿就能牢牢粘住。而現(xiàn)在廣泛使用的?;u、大板磚、巖板等,吸水率極低、背面光滑、密實度高,根本“吃不住膠”。
同樣的工藝,面對不同材料,效果當然不一樣。過去能行的,現(xiàn)在不一定適用。
五、堿克建議:背膠不是選項,是施工標配
作為《陶瓷磚用膏狀背膠》行業(yè)標準起草單位,堿克一直強調系統(tǒng)化粘貼方案。其膏狀背膠采用高聚合物乳液改性技術,適配?;u、通體磚、大規(guī)格磚等應用場景,干貼濕貼皆可,有效減少因“未處理界面”導致的粘結失效。
搭配堿克瓷磚膠使用,可實現(xiàn)從磚背到基層的整體穩(wěn)定結構,廣泛應用于住宅、商業(yè)、公建等多個項目類型中。
結語
不用背膠,瓷磚不一定馬上掉,但一旦掉了,一定與你沒用背膠有很大關系。
一層背膠,看似多一步,實則保一墻。真正的施工專業(yè),永遠不是“看省了多少”,而是“看貼完之后多久還能穩(wěn)”。